
第三,从个税改革可望取得的溢出效应来看,当前有效应对中国经济内外部挑战的根本途径,是重视发挥内需拉动作用,而扩大内需的基本思路,一则在于加大财政支出力度,二则就是通过减税激发民间消费与投资。这两种可以并行不悖的思路中,前者见效快,但随之伴生的风险也较明显,如可能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问题等。相比之下,后者见效可能相对比较慢,但却更利于发挥个体决策理性,培育市场自生活力,是新常态下结构性调整尤需注重的重要一环。
所以首先看这么几个指标。我简单的讲一下,第二个我讲一下期货市场的发展,刚才已经讲了期货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,整个市场应该是越来越大,规模越来越大,然后机构投资者的比例越来越高。第二个我们市场的有效性也还不错,比如说我们平时看CPI、PPI,可能CPI涨的太多了,我们又要调整一下口径,但是如果我们看大宗商品价格指数,我们就可以看出来,我认为它比PPI还有领先作用,还更能反映整个PPI的水平。然后部分成熟品种价格已成为国内外贸易的重要定价参考。
对此,海东市元明牛羊繁育合作社的养殖户汪元明告诉记者,他就是率先接受转产的养殖户之一,2017年当地政府先是让他做环保改造,在花了几十万元之后,2018年又要他们转产种蘑菇,又投入十几万元,结果被告知种的蘑菇质量不行,最终还是把厂子拆除了。汪元明说:“2017年的时候我的整改力度最大,花了50多万元做环保,发票我还留着,之后我们按政府的思路转产,花了十多万元做食用菌想搞起来,农牧局的说我是做样子,不行,又给拆了。我相当于花了两次整改的钱,60多万元的损失。”
第一财经:欧文是否认为,总统相对来说更能够从全局来考虑政策问题?余江:欧文的确这样认为。总统大选需要争取全国选民的投票,不像议员那样只考虑自己选区的诉求。当选之后,获胜者往往会表示,将兼顾全国不同群体,包括对立党派选民的利益。从美国历史来看,总统考虑问题确实会比国会议员更有全局性,通常不太会偏离国家主流倾向。
道格拉斯·欧文(Douglas A.Irwin)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史学家,达特茅斯学院John French 经济学讲席教授。在这部《贸易的冲突》中,他是从政治博弈的角度来观察贸易政策变迁的。他笔下的贸易政策像是一头身披铠甲的林中巨兽,身边满是狩猎者发出的明枪暗箭,而它依然步伐稳健,极少偏离既有路线,稳定性和连续性惊人。“在整个美国历史中,贸易政策一直是痛苦的政治冲突的源头”,这种冲突尖锐、频繁,几乎贯穿了整部美国史。但利益集团的博弈,却很少能改变贸易政策的基本走向。所以,欧文仅仅把200多年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:从“独立战争”到内战、从内战到大萧条,以及大萧条至今。也就是说,直至作者收笔的2016年,他所观察到的重要转折点只有两个:19世纪60年代的内战和20世纪20年代末的大萧条。
据路透社日前报道,根据特朗普3月22日签署的依据301调查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备忘录,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需要在4月6日之前公布产品清单。外交部发言人耿爽4月3日指出,如果美方根据301调查对中方采取限制措施,我们当然会做出回应。美方有清单,中方也会有清单。